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家人,下午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出席本次论坛与各位分享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些体会与心得。我之所以把在座的各位称之为家人,是因为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这个平台而走在了一起,为了发展我国经济的这一共同目标而成为同道中人,在这个平台上一起工作而成为一家人。但是,我们这个家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形式,还没有形成一种合力,为区域地方政府经济的发展,为企业效益的提升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去年十月十日在北京第一次大会至今的一年时间里,我和熊秘书长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调研中,发现一个现象。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要么概念比较模糊,要么不太欢迎。为什么不欢迎呢?是因为被各种名目繁多的智慧城市搞晕了、搞怕了,最后形了“空”、“虚”的印象。一方面,很多的高科技的、智慧化的企业因缺少平台而单兵作战,使其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在一些较发达地区,即便接受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同时,也有了一大批高科技、智慧化的企业在本地落地、生根,但又因缺乏资金不能形成规模化、持续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该如何走出困境?
众所周知,智慧城市就是明日城市的一日管理方式。它是运用今日经济中的先进技术,按照当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通过各种创新的应用将这些技术落地,实现今日城市管理中需要消耗很大一部分人力资源,但在级别上又属于初级智慧的管理和生产过程被智慧机器过程所替代,从而使公共服务便捷化,腾出更多的高智慧人力资源从事明日经济的开发。这是一场世界范围的奥林匹克国别经济竞赛运动会。我们不能落后。
根据八部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这些目标又该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落地?
要解决这些高科技、智慧化技术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问题,就少不了大量资金的支持和新形态的重新金融机构平台。如果没有大量资金的保障,联盟就不能真正成为地方区域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粘合剂”,就无法保障高科技企业的永续发展,最终结果仍然会是一个“空”字。
要解决资金问题,就要求我们的产业网联盟必须打破传统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把松散型管理变为紧密型管理。即把联盟、各地区域政府和企业用一种利益牢牢捆帮在一起,成为真正的一家人,共同发展。
因此,我有以下两点和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步、建立金融创新集团,打造非金融类金融机构的航母及航母战斗群。
所谓的金融创新集团,是集合PE、VC、融资租赁、保理、信托、互联网金融,将P2P、众筹、小贷,政府发债,担保机制等汇集成为综合式的投融资创新模式。目的是把众多的闲散资金聚集在地方区域政府,发展当地的经济。
金融创新集团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金;募资手段包括政府发债,私募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众筹等多种方式。通过金融创新集团这个平台,把社会资金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中去。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巨大,传统的自建自营模式已经成为政府“不能承受之重”,更多的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本次APEC会议的三大议题包括了“促进创新”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提出的金融创新集团正是紧紧把握和围绕着这个重点,力求帮助政府解决资金短缺这个限制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问题。相信在政府、联盟、企业、金融工具与社会力量的综合参与下,我们的金融创新集团,会给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注入新的活力,给各地政府带来新的外援,加快智慧城市的发展步伐,更好的实现互利共赢,建设更美好的智慧城市!
第二步、加强会员管理,打造智慧型企业的产业航母及航母战斗群。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必不可少的是横向、跨界合作,抱团取暖。不仅是一个产业在竞争,而是一个产业联盟对外竞争;不仅是产业内的联合,更是要和产业外的政府合作,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强大抗风险能力的运营体系。
两个航母有效的结合形成产融联盟,共同促进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形成政府引导、联盟主导、企业参股的一种全新模式。政府能够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建设者、出资者变为管理者、参与者和监督者角色,打造政府、联盟和企业合伙经营,共同管理的新型架构,一方面激活了社会资本,减轻了政府财政预算压力;另一方面,有了政策和资金的双重保障,项目才能够真正落地和完成,并实现项目的回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一个金融创新集团把联盟、地方区域政府和企业紧紧联合在一起,成为一家人。它是非金融类投资银行的航母,本身作为盈利性机构,是巨大的资金聚合器。金融创新集团具有三大作用:
1.它是强大的融资工具,具有引资功能;
2.它是会员的产业联盟,具有招商功能;
3.提供发展的顶层设计,具有引智功能;
集合这三大作用,最终达到聚合资金、发展经济的目的。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它既是先导,又是基础,贯穿始终,使政府的资金得以放大并滚动式使用,支持和保障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项目、技术等落地,真真正正帮助政府和企业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预祝年会圆满成功!谢谢!
京ICP备17011965号 版权 2011-2020 诚成资本版权所有
微信